

-
观点 | Opinion more
-
终审法院本质上是一个政治法庭
故终审法院适用法律的决定,不可能只是单纯对现有法律的解释,而实际上包含(广义的)政治判断,是对社会上不同的价值观的一个取舍。终审法院的政治角色和对法官的政治条件要求与“法治精神”并无冲突。[全文]
-
香港居民“说不的权利”是如何被滥用的?
又如,在选民一人一票上下工夫,把选举权往集体抵抗权上引。曾引起热议的“白票守尾门”方案(只要普选时有过半数白票,选举即无效),本质上是利用选民“说不”的权利导致选不出特首来。我戏称之为“守鬼门”。所谓投白票,其实就是选择无名无姓、无形无体的“白先生”。这不是个鬼是个什么?[全文]
-
为什么中国大陆女明星少嫁豪门?
她们何苦千方百计嫁入豪门?情投意合?肯定不是,男女双方不在一个行业何来两情相悦、情意绵绵。郎才女貌?从女明星与富豪的合照来看,多是美女与野兽。更何况豪门如果长似白马王子,人家在自己富豪圈子里找白雪公主方便得多,何必到演艺圈去寻觅。[全文]
-
香港为何会成为世界上“唯一未就国家安全立法的地方”?
在23条立法议题上,香港反对派长期利用媒体树立话语权,虚化言论自由的界限,曲解国家安全概念,将言论自由与国家安全两者对立起来,发动对普通市民的威吓攻势。二十三条问题从来都不是立不立法的问题,而是何时立和怎样立的问题。[全文]
-
我理解为何曾强调“两制”,但现在该侧重“一国”了
中国过多强调“两种制度”,但是对“一个中国”的强调还不够,并且没能解决香港现存亟待解决的问题——停滞的经济、殖民时期的经济体制、殖民时期的政府管理、巨大的社会不公平现象、过高的房价,等等。[全文]
-
喷内地供港的“港独”,东深供水历史了解一下?
内地作出巨大牺牲建成的东深供水工程,包含着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的良好祝愿和良苦用心。然而,即使是这样的民心工程,却被某些势力喷个没完,甚至成为“港独”的眼中钉。如何让大家对一件大好事都满意?或许,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全文]
-
英语在欧洲衰落无可避免,谁来替代?
“英语正在欧洲失去它的地位,这个趋势的发展是缓慢的,方向却是确定无疑的”,欧盟委员会主席让-克洛德·容克的这句话在多大程度上符合事实呢?容克主席的上述表态是他在佛罗伦萨对意大利人用法语演讲时做出的,不过令人惊讶的是,讲那句话时他使用的却是英语。[全文]
-
驻香港部队的这个首次,意义不一般
驻香港部队在近距离观察了解外军方面,有着内地部队难以达到的有利条件,但受种种因素的制约,优势条件并没转化成实际作战能力的提升。此次驻港部队海军与来访法舰展开联合军演,则透露了一个新的可能性——既然走出去很难,那就把握好请进来的机会。[全文]
-
港人参军:缘何年年提起,却难有进展?
今年两会,香港民建联将提“港人参军”提案。香港不用给国家交税、不履行兵役等义务,长期享受超国民待遇,长此以往就会变得“只有权利、没有义务”。加入解放军,会让他们更清晰地感到国家为保护香港安全、付出了怎样艰苦的努力。[全文]
-
巴士翻车,如何考验香港应急能力
这是一起不幸的车祸意外,但当局及时有效的应急措施,媒体高度的关注,市民的紧急自救能力,信息管理的高透明度,无不展现了香港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的高效应急管理能力。然而,如何可以进一步防患于未然,或许是事故带给我们的反思。[全文]
-
香港立法会补选究竟有多复杂
香港反对派一定会利用周庭被DQ(取消参选资格)等话题大肆炒作“政治干预”,同时借高铁“一地两检”、陆港冲突等抬高政治氛围,竭力为自身参选造势,建制派与他们的选战是一场贴身肉搏苦战。[全文]
-
GDP将赶超香港,深圳下一步怎么走
任何一个城市的发展,都有其核心优势和诸多不足。就总体而言,当深圳在全力推动创新、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时,香港却陷入政治争拗、内耗纷争而无力自拔,这就必然导致了双城竞争的长远结局。[全文]
-
为何成龙电影在香港票房越来越差?
观影口味背后反映了香港年轻观众目前的社会文化心理。为何这些香港年轻人只喜欢港味电影,排斥具有内地色彩的电影?为何某些香港人提出“香港是香港人的香港”?为何会发生一系列的排斥内地游客事件?这些现象联系起来看,不言自明。[全文]
-
成龙是表达中国时代精神的大师吗?
成龙在电影中既阐释了制片人的思想,又抒发了观众的情绪,而且还在其中表达了观众的价值观。对于电影产业的研究人士和社会学家而言,那些电影体现了成龙的价值所在——我们可以从中窥探到当今中国内地电影观众的群像以及这些观众到底希望看到什么样的影片。[全文]
-
香港,一座富裕但不先进的城市
要举例说明香港的“不先进”,完全可以浓缩在一场约会中。首先带齐“三件宝”——八达通、现金、信用卡;出门搭红VAN、港铁,或打的收硬币;到米其林饭店吃饭,取手写纸质号,站着等位;AA买单时,大家开始翻遍全身搜刮“散纸”凑零头。[全文]
-
在《沧海一声笑》中,黄霑寄予了什么样的豪情?
同新文化运动在“五四”之后由“政治理想”走向“社会理想”的心态类似,黄霑的歌词也反映出,在九十年代的香港,更加值得深化的议题是社会维度的公民人格建构。强调“我”的潇洒狂放,也是为了让人们不至于沉湎于享乐与名利,而应当保守基本的“情”和“义”,在社会当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全文]
-
香港女生13天爱上中国军人,“中式军事步操”有功劳
与英式军事步操相比,中式的推广范围还不够大,影响的人群还不够多,社会整体认同还不够高。步操绝不仅仅是几套简单的队列动作,背后凝结着的是国家观念和民族文化认同,这种影响在青少年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并通过青少年的成长影响着香港的未来。[全文]
-
一地两检争议:制定基本法,不代表中央只能袖手旁观
基本法制定后并不是就一劳永逸,中央政府并不是就只能在基本法之外袖手,对香港发生的一切针插不入、水泼不进。人大常委会面对有关新的‘具体情况’,完全有权就有关问题作出有法律效力的决定。这样的最高权力并不因制定了基本法就已被废弃。[全文]
-
参与“一带一路”,香港有一张强力文化牌
香港文化人近期提出一个新概念,即在“一带一路”民心相通中要力促“香港文化带路”。香港具有内地城市所不可比拟的独特优势,比如“二文三语”即中文、英文与汉语、英语、粤语;健全的国际交流互联互通网络;以及多元文化及全球视野。 [全文]
-
香港每五人就有一人贫穷?
老师让学生说说“我的志愿”,富豪儿子说:“我希望凭自己实力,赚到爸爸一半的资产:2个物业和1亿港元。”另一个捡纸皮伯伯的孩子说:“我希望长大后能像爸爸一样拿综合社会保障援助。”香港有多少人生活在“贫穷困境”中?特区政府最新的答案是:超过135.2万。[全文]
-
-
资讯 | Information more
-
内地核电企业首度向香港学生敞开实习大门
-
港媒:澳门助中美实力平衡,10年后或不再从美进口芯片
-
小米为何突然取消发行申报审核?
-
香港“一地两检”方案通过 高铁法律问题解决
-
焦裕禄孙女被选调进驻港部队:环境越复杂,越要锤炼党性
-
港澳通行证将被淘汰?官方辟谣
-
港澳通行证将被微信取代?国家移民局辟谣
-
香港旺角暴乱案:梁天琦被判6年!
-
这所香港国际学校将用简体字教中文课:应对2047
-
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 香港最贵车位卖到600万港元!
-
只身从香港来为战友扫墓的老兵,是假冒的?
-
港反对派媒体骚扰历任特首及家人 梁振英批其做法卑劣
-
香港5人冲击立法会被判4周 游蕙祯即时入狱
-
旺角暴乱案10人被定罪判刑,首被告判4年3个月
-
港初中历史改革:香港史并入中国史
-
防止打击A股 中国计划为CDR引入基石投资者
-
这位香港女搬运工火了:看到货车载满,就好像被我征服
-
大陆全球竞争力排名再超台湾 台网友:不意外
-
中央财政首批2200万助港科研资金已到位
-
习近平对在港两院院士来信作重要指示
-
-
-
梁国雄“护发”失败
-
蠢贼以为楼多就是香港 自制炸弹跑深圳被捕
-
“给奶牛人工授精没经过奶牛同意,这是强奸!”
-
曾宝仪:事情还没查明,我已成为“强奸犯的女儿”
-
达美航空道歉了,但是……
-
万豪酒店被美团大众点评下架,但仍有平台可预订
-
谜案破了?蓝洁瑛亲口揭露曾遭曾志伟性侵
-
万豪回应“将港澳台及西藏列为国家” 网友:毫无诚意
-
30年来港女北嫁激增11倍:内地男慷慨豪爽受青睐
-
刘国梁侄女成香港队最小球员,誓言击败日本女乒
-
前国羽队员退队后赴港打球 复出首秀即夺冠
-
做人最重要的不是开心?这个浓眉大眼的胖胖背叛了TVB!
-
租金最贵的办公室不在伦敦在香港了
-
香港补习老师年薪堪比明星 补习天王身价达8500万
-
港媒街头突击测试,同学们的中文水平尴尬了……
-
在香港举办却列港澳台为国家,韩最权威音乐奖引抵制
-
这个史上最肮脏拥挤的人类魔窟,也许就是我们的未来
-
TVB“打脸专家”陈豪又来了,观众纷纷叫好!
-
英媒:因中国企业家崛起,亚洲亿万富豪数首超美国
-
港媒:为追求更好生活 港飞行员或大批跳槽内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