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 中西教育
中国的教育制度一直为人诟病。僵化、缺乏创新力、机械、死读书,国内教育的负面形象简直积重难返。相比之下,彼岸的教育制度简直是天堂,快乐教育、压力小、不重书面成绩、教育资源公平,这是不少人对另一个世界的美好遐想。然而对岸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中国教育自有其需割除的痼疾,却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完全否定,不如思考如何借鉴别国教育制度的成功之处为我所用。
-
给孩子“减负”,教育公平能保证吗
无论是“减负”前,还是现在“减负”后的中小学教育,确实有负担重的一面,但减负之后负担极可能更重。况且,“减负”前学生的负担是可以承受的,毕竟我们也是这么走过来的,如果这点负担、这点磨难都承受不了,如何在进入社会之后承受更大的负担?
-
法国会考和中国高考,谁“没有思想”
每年高考一完,网上就会惯例性地出现一批比较两者的文章或评论,比如“有想象力的民族敢于让孩子去思考”“有一种差距叫思想”“法国会考令中国人感到羞愧”“没有思想的民族没有创造力”什么的。法国会考和中国高考有相似的地方,但不同远大于相同。
-
限制中国学生赴美?在我留学时也许能唬人,可现在…
90年代初笔者到美国留学,美国大学无论软件还是硬件对我们从中国来的留学生而言都产生很强的震撼,其中感受最深的是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以及世界最先进的科技发现和知识很快就能体现在教学实践中。深深感到美国的高等教育有许多方面值得中国学习借鉴。
-
鲁迅讲课,画风什么样?
那一年鲁迅28岁。初到时,仍着学生制服;或穿西装。彼时他摄有照片:西装内着一件雪白的立领衬衣,戴领带,短发短髭,眼神炯炯,英气勃发。而学生中却仍有留长辫,穿长衫者。部分学生较鲁迅年长,他们在背后戏言:这么小的教员,我的儿子比他还大呢!
-
校园性侵:没有严规,澳大利亚就是“榜样”
悉尼大学的大二学生安娜,一见到助教就喜欢上了他。一学期的课程结束后,安娜勇敢加了助教的FB,并想尽办法撩他。“我很快就成功了,他单独约我出来吃饭,饭后送我回家。在路上他突然抱住我,说要跟我做爱……我费力挣脱他,回家路上我还一直在发抖。”
-
作为清华人,我想借《无问西东》说说清华精神
在新百年,QS全球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排名上清华领跑亚洲,但是少有人知道,当时QS排名要求清华的就业数据删除掉国企的部分,只保留外企和私企,被清华断然拒绝。
-
从来不该在研究型大学里谈就业
2015年9月,施一公出任清华大学副校长。而就在1月9日,他请求辞去清华大学副校长职务,筹建西湖大学。他常在不同场合下对“中国教育”直言不讳:研究型大学从来不以就业为导向,从来不该在大学里谈就业。
-
“冰花男孩”想看城里孩子上学,但有些事他不知道
B县某城郊中学,2016年对刚升入初中一年级的学生进行学业水平测试——初一学生共有303人,语文和数学加起来超过120分的仅有39人,这意味着语文和数学都及格的还远远达不到39人。这个中学还地处城郊,基本上算是除了城区中学以外最好的中学了,其他乡镇的成绩可想而知了。
-
又一起博士悲剧,导学关系到底怎么了
取快递、开发票、报销、接待客人,乃至于帮忙带孩子,相信读研的学生都会多少遇到一些在课题组聚餐时吐槽的奇葩事。学生不仅仅完成研究任务,还要“伺候”导师生活的各方面工作,学术成果上还要以导师为主(比如导师署名第一作者等)……
-
“陪读”十几年,对西方教育有话说
父母为了孩子能够上好一些的学校,不仅要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还要花费很多费用。我不止一次听到新来的国内移民父母感叹:过去一直以为西方教育有什么魔法,孩子和大人不用那么辛苦,而孩子又能学到知识,还能学好知识,现在终于知道了,和国内没什么两样。
-
除了愤怒,我们拿什么来保护孩子
事实上幼儿园虐童、养老院虐老人,都是早就存在的时有发生的老大难社会问题。当这种罪行发生后,我们可能采取网络暴力,可能想往恶师嘴里抹芥末泄愤,也想告上法庭让其坐牢赔款,但愤怒发泄之后回头再看,我们的孩子还在幼儿园,还在别人的手上。
-
学好西学才能学好国学,否则只是海外汉学的仆从
这个时代的学生应该有平视中西的视野、贯通中西的抱负。现代的专业壁垒困不住《论语》等古代经典。学好西学才能学好国学,否则对中国学术的解释工作,无非就是找国学材料去充实那些或时髦或过时的西方人文社会科学框架,做海外汉学的仆从。
-
《天才枪手》:青春除了恋爱和打胎,还有作弊
国产青春片最让人诟病的地方,是剧情太假太狗血。好好的青春校园生活,到了这些烂片手上,就只剩下打胎、打胎再打胎;撕X、撕X再撕X。一部来自泰国的《天才枪手》告诉我们,青春题材电影依然值得期待。
-
考物理的越来越少?看看澳大利亚高考的“他山之石”
因为物理比较难, 而更有可能选物理的,可能在以英文为参照基准的英文考试中考的很好,那么物理的加权调整就向上调,他们的大学录取分数就高了。同时一些大学还给选学物理的学生奖励分数,也变相鼓励了学生在高中选修物理。
-
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美国比有个关键弱势
中国大学的教职人员一般不会抱怨国家不给力,因为在科研投入方面很难找到比中国更给力的国家;他们的诸多抱怨往往源于大学设置的绩效考核。多如牛毛的定量标准,比起企业里的KPI,有过之而无不及。
-
浙大10w+新规so easy?清华博士听了直摇头
据笔者在清华新闻网不完全统计,2017年上半年,清华学者在《人民日报》“理论”“评论”的署名文章,不超过10篇。而且在录用稿件时,作者的背景是有明确的门坎的,一般都是知名高校的国内顶尖学者。
-
-
资讯 Information more
-
李嘉诚宣布辞去汕大名誉主席,二儿子李泽楷接任
据中新网6月29日报道,汕头大学2018年毕业典礼于当天上午8:30在汕头大学体育园举行,香港首富、汕头大学校董会名誉主席李嘉诚与其子李泽楷出席毕业典礼。 已经90岁的李嘉诚也将在毕业礼之后辞去汕头大学校董会名誉主席职务,交棒给二儿子李泽楷。当天,父子二人一同出席。[全文]
-
清华北大等全国高校“打”起来了,只因一条微博…
起因是:山东大学发了一条抽奖微博,吸引考生来报考山东大学。结果让全国高校“打”起来了,纷纷在这条微博的评论区“抢人”![全文]
-
美高校:按高考分录取后,中国学生成绩变高了
今年的高考成绩于22日起陆续公布,考生们也迎来了这个6月里第二个提心吊胆的紧张时刻。 如今,高考已经不仅仅是中国高校的敲门砖,正逐渐取得世界的认可,成为中国考生打开国外高校的一把钥匙。[全文]
-
钱多得不知怎么用?北大某学院违规持有1.4亿理财产品
在众多被披露的高校中,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的问题比较惹人眼球:至2017年底,违规持有理财产品14580万元。[全文]
-
中国第一所“核高校”诞生
近日,天津市与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核集团将在津投资建设中国核工业大学。网友:以后新生再到天津找“he工大”可就费劲了[全文]
-
大家高考都不易 这个国家每天断网一小时防作弊
为保证高考的公平和公正,我国从政府到学校对高考纪律三令五申,同时也有一系列严格的监考措施。不止国内,其他国家教育部门对考生的监考措施也十分严格。最近,阿尔及利亚被曝为防“高考”作弊,全国每天断网一小时。据美国《中东箴言》半月刊6月14日报道,阿尔及利亚政府宣布,在19日开始的高中毕业考试期间,全国范围内每天中断社交网络连接一小时,以防止有人通过社交网络公布考题和答案。届时,毕业考试开始后一小时,在全国范围内中断社交网络连接。[全文]
-
西北政法英语六级考试听力异常,校方回应:正调查
据西北政法大学官方微博消息,西北政法大学16日组织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长安校区天平楼B座个别考场部分考生反映无法正常接收听力播放内容,目前,各项调查工作仍在进行中。[全文]
-
印尼80多岁老华侨当年年级第一 他聊了聊回国高考
又是一年高考季,尊师重教的传统,中国人可谓走到哪里,带到哪里。下南洋的华人们早在1771年就在印度尼西亚创设了(有文字记载的)第一所海外华侨学校,巴达维亚(今雅加达)明诚书院。到了1901年,巴达维亚中华会馆又创办了第一所现代海外华侨学校,中华学校。上世纪50年代曾就读于印尼万隆华侨中学的邱益鸣老人当年是年级第一的“学霸”,毕业后出于爱国热忱,毅然回到刚成立不久的新中国参加高考。微信公号@印尼视角 6月7日请到这位老先生,也带我们看到不少当年的教材和功课。bte365娱乐线获授权转载如下:[全文]
-
学悦语文教研中心成立,让高校学术成果助力语文教育
2018年6月6日,上海——知名语文基础教育培训机构学悦教育宣布成立“学悦语文教育研究中心”,旨在积极响应十九大“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号召,挖掘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让高校学术成果助力语文教育。[全文]
-
QS世界大学排名 中国高校首进前20
今天(7日),2019年QS世界大学排名发布。美国麻省理工大学(MIT)连续7年稳坐QS霸主地位,清华大学首次挺进前20,创造历史。[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