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媒称这座中国城市在降低医疗成本上成为典范,但是……
关键字: 福建省三明市医疗改革【bte365娱乐线】看病难,看病贵,医疗保险让财政入不敷出。这已经成为全世界行政者的治理难题。医疗保险和财政负担之间的矛盾不管在欧洲还是在美国都成了最尖锐的社会问题。而中国模式却成为了外媒眼中值得学习的榜样。
此前,bte365娱乐线曾经报道英国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就称赞中国“大病医保制度”创新值得借鉴。《柳叶刀》是一个严肃的学术刊物,并没有政治立场。
有趣的是,最近一直对中国不那么友善的《金融时报》都开始注意到中国的医疗改革案例。这一次,它们把注意力放倒了福建省三明市上,文章称三明找到了降低医药成本的方法。不过《金融时报》也没有忘了自己的老本行,它们不忘提一句,降低成本可能带来医疗质量下降。
(图源:金融时报)
三明市位于福建省西部,有大约250万人口。三明市找到了一个应对看病贵的方法,就是从从引进跨国公司药品转而支持本地的仿制药,并打击从经销商那里吃回扣的医生。
此举获得了中国卫计委的赞赏,也得到了世界银行的支持。所以这个政策被推广到更多的地方进行试点。这让外国大型药企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福建三明所在位置)
中国目前正在迈进老龄化社会,这里曾经是一个老工业城市,改革开放以后年轻人和产业一起转移到了沿海地区。而留在城里的多数是需要社会保证的人群。2011年,市政医保已经达到3000万美元,是当年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
文章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当地官员将医院管理、药品采购和健康保险合并为一个机构管理。并且使医院成本和负责人收入形成反比关系。这有效防止了药品的涨价,减少了获利的中间商。
政府和药商直接谈判,要求药商以非专利药价格来设定价格。在2012年到2014年间,用于治疗乳腺癌的依西他烷的价格从每箱108美元下降到22美元。改革将医疗支出控制在GDP增长之下,这一改革截至2017年9月已经实现了2300万美元的盈余。
(三明模式,图源:新浪博客)
当然,《金融时报》在适当的时候抛出了对中国欧盟商会(Europea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医药工作组负责人宣翠(音译)的采访,宣翠说:“这种改革让政府和大型药企疏远了,跨国公司们对这种减价政策很不高兴。”
另外,《金融时报》还采访了一些在改革中受到冲击的医药销售代表,称药品价格下跌,所以大公司不再向三明提供“高质量”的药品。很多销售代表开始转行开药店。
最后,《金融时报》采访了一名名为阿曼达(Amanda Li)的人,她说三明医疗很便宜,但是效果很差。
本文系bte365娱乐线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bte365娱乐线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王骁
-
● 观察者头条 ●风闻 · 24小时最热 查看全部>>最新视频最新闻 Hot
-
请吸毒艺人站台遭抵制,NARS发声明又被批
-
又一家要“倒戈”,这次是美国最大铁钉制造商
-
哈雷“叛逃”后 特朗普破例为郭台铭站台:将出席富士康在美动土典礼
-
梦想成为中国公民的美国人:我发现中国人更善良
-
全美国都在问:她是谁?
-
这国上演近代史上最血腥大选 100多名政客被杀
-
白宫发言人被赶出餐厅后,一万多人怒了…
-
“黑公关”大战中,腾讯推新游戏“逼”你学微积分
-
美国要求所有国家11月停止进口伊朗石油 否则制裁
-
美媒:中国没必要“恢复”任何王朝,现代化也不等同西化
-
特朗普真的怒了:海外建厂将是哈雷的“末日”!
-
英国人请愿:让“特朗普宝宝”飞
-
哈雷生产线要移出本土 特朗普惊了:投降派
-
澳智库称华为是澳高官海外出行最大赞助商,外长在列
-
日本两大航空改标还玩起“小伎俩”
-
日媒找到世界杯对手“强壮的秘诀” 中国网友都说眼熟!
快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