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修复师:和时间赛跑 挽救“毁容”的胶片电影
关键字: 电影修复师据央广网6月24日消息,从6月13日一大早点到14日深夜,上海电影技术厂的电影修复师吴云岳已经在大荧幕前看了将近40 个小时的电影,没有合过眼。“不仅仅是看,我的任务是捕捉毛病、还有不完善的地方,因为一个小小的瑕疵会造成人家对这部影片的偏见”。对于吴云岳来讲,他的使命就是修复被时间“毁容”的电影。
2018年6月16日,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备受瞩目的4K电影修复单元也正式与影迷见面。一部部经典老片又重新以最美好的姿态登上大荧幕,勾起人们怀旧思绪的同时,也让长期居于幕后的电影修复师“走”上台前,走入人们的视野。
盛极转衰 胶片电影走向没落
上海电影技术厂,二楼,只能容一人半通过的走廊,两侧堆积着大大小小上百个装着电影胶片的圆盘铁盒。这里面,珍藏着一个时代的故事,印刻着不朽的经典。
同样在二层,两台胶片洗印机和5台胶片拷贝机格外显眼,它们是胶片电影繁荣辉煌的见证。胶片从拍摄片场拿回,需要在上技厂进行质量控制、洗片加工、半成品与成品鉴定、印片与配光、剪接合成、翻正片与翻底片制作、制作大量发行拷贝等多个步骤。“(拷贝机)每小时5000米以上的速度,一台机器几乎一小时可以出一部到两部拷贝,我们有五台机器,最多的时候21天洗了2000多部拷贝。当时工作人员配备是两班倒的,12个小时一个班。那个时候胶片真的很辉煌。”
吴云岳回忆,从2006至2008年,全国上下迎来了胶片电影拍摄和拷贝的高潮,“全国的洗印厂都是这样,都忙不过来。2003年的时候,就有消息传来,数字发展得很快,说要开始搞电影修复,还要搞数字电影,我就在想这哪年哪月,感觉很遥远的事”。
胶片电影的“命运”急转直下,“打”得吴云岳措手不及。从2011年开始,胶片的拷贝“一下子就没有了,我记得最后一部译制片好像是12年3月份就结束了”。2016年,国内最后一条胶片生产线的关闭,曾经盛极一时的胶片电影终成历史。
从1973年进厂到2016年退休,为胶片和电影奋斗43年的吴云岳看着如今生了锈、蒙了灰的机器,失落神色难掩。他坦言:“(胶片电影)好在画面的质感、彩色的饱满度,那种层次丰富感,如果你比较的话,肯定会选胶片的。但是它有好多局限性,比如拍摄时候的曝光、准确度、采景环境,还有胶片的特性”。
“没办法,技术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必然的。”
从印洗到修复 受不了电影“毁容”
岁月好像一把刀,拼命地想在胶片上划下痕迹,吴云岳则拼命地想要把它除去。
随着保存年代和储存条件的不同,胶片上难免会出现不应有的东西,霉点、油渍、污渍、划痕等等。“如果有一点小灰尘粘在某一个画面上,放在一般大小的荧幕上它要增加300多倍,这怎么看电影?”和胶片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吴云岳忍受不了一点点瑕疵给电影画面带来的“毁容”,他希望这些可贵的艺术品永远以最美好的状态出现在大众面前。保护底片就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这是他经常说的话。
从洗印“跳到”修复,吴云岳开启了自己人生的另一段挑战,用他的话说,自己了解胶片,也真的热爱电影。
上海电影节的4K修复单元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为了让影迷“连汗水、口水都看得清楚”,修复师们却要经历着自己的“八十一难”。
修复电影的过程是复杂的,它考验着每一位修复师耐心和对胶片、对色彩、对光影、对画面的理解:胶片一寸一寸地被细心检查、修补、擦拭、过水、用四氯乙烯漂洗,然后转成数字格式,再对画面、颜色、声音等一一调整后投在大荧幕上放映鉴定,发现瑕疵后还要再返工修改……
由于年代久远、胶片保存条件差,霉味混着胶片酸味熏得人直流泪,修复室桌子上的抽油烟机不停地“嗡嗡”转着。“装胶片的铁盒子上都是灰尘和锈迹,一打开,一股难闻的气味就冲上来,白手套一摸就是一层灰。”上技厂资深胶片修复师胡玉娥形容。“片子的颜色都已经褪了很多,一部素材扫描以后,出来的颜色也好、气氛也好,可能会完全不一样,如果你不认真仔细的去做,可能会搞出笑话来,”吴云岳告诉记者,光、色的一点偏差,可能会影响整部电影的效果,更会影响观众的感知,同时也是影响整部电影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为是4K,所以问题都被放大了,数量就增长了”,上海电影技术厂数字修复部门主管、“80后”胡勍勍向记者解释,“难修的镜头,我一天只修一个,一直对着屏幕在上面描,描好了你还要前后对比,对比你又发现有差距,然后再去改,花很多时间。我们已经连续加班很久了。”
历时3个月,上海电影技术厂这20人左右的电影修复团队分了两班倒,24小时连轴转,终让经典影片重现当日的风姿。
修复的是电影 更是老艺术家的初心
今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式上,胡玉娥代表上海电影技术厂的电影修复团队从幕后走向聚光灯下,和全社会分享了她与电影修复的故事。
电影修复的意义是什么?对于电影修复师来讲,什么才是最珍贵的?
吴云岳给出了自己的理解:“一方面把老的东西传下来,一方面让年轻人感受到以前拍戏是怎么拍,他们是怎么付出的,远远超出了这部电影的意义了。如果我们能把那些老电影,那些很著名的老电影都传承下来,这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工作。看到老同志那种欣喜,那种表情,感觉到大家都希望把自己的作品能够延续下去,让后来的年轻人看到。虽然时代背景不同,但是出来的东西,那种艺术的感觉,是永远不会变的。”
对年轻的胡勍勍来讲,修复电影的过程是一场与大师对话的过程,更是一场对自己的洗礼和教育:“我修复的每部片子(都)会去看,会对中国的电影的发展有一个非常直观的了解。以前在表演、敬业程度上,还有制作工艺上都是非常讲究的。”
或许,我们能够从电影修复师身上找到工匠精神的体现,“他们不图什么,就兢兢业业,努努力力地这么做,而且在这种环境下做,这就是工匠精神,真的幕后英雄,不需要吹的”,吴岳云说。
(记者刘一荻)
- 原标题:电影修复师:和时间赛跑 挽救“毁容”的胶片电影
- 责任编辑:唐艳飞
- 最后更新: 2018-06-26 11:44:28
小编最近文章
“00后”代表现身团十八大 团中央:确保事业后继有人2018-06-26“志愿者”帮患病家属众筹 钱款近万平台没了2018-06-26世界波+门将致命失误 克罗地亚3-0阿根廷提前晋级 2018-06-22女子凌晨打车遇害 被藏尸烧烤店冰柜2018-06-21整改无一完成!督察组建议汕头官员住臭水边上2018-06-21-
苏神地滚球斯莫尔尼科夫染红,乌拉圭半场2-0俄罗斯
2018-06-25 22:55 2018世界杯 -
这可能是史上最贵的“盒子炮”了
2018-06-25 16:00 -
“金爵奖”全名单出炉!你看过几部?
2018-06-24 21:15 上海电影电视节 -
为何不像消灭鸦片一样消灭游戏?
2018-06-24 15:42 -
周杰伦也“立功”!逃犯来看演唱会被抓
2018-06-24 15:06 明星那点事儿 -
《创造101》的决赛直播 雷得我手机都掉了…
2018-06-24 11:02 综艺政治 -
再造101:中国式女团的狂欢与未知数
2018-06-24 10:21 明星那点事儿 -
冰岛“兼职”门将:希望能和张艺谋拍戏
2018-06-22 14:36 2018世界杯 -
问了俞飞鸿这些问题 窦文涛冯唐被骂“直男癌”
2018-06-21 17:14 明星那点事儿 -
香港制作人感慨:内地演员不要拍一部火了,第二部就请不起了
2018-06-20 17:31 观网看片 -
国家广电总局:立即停播“O泡果奶”等违规广告
2018-06-19 17:23 -
土味情话火了 土法撩人真是土甜土甜的呢
2018-06-19 17:13 趣读 -
光线传媒王长田:铺张浪费吓退资本,几千家影视公司将倒闭
2018-06-19 15:55 中国电影 -
姜文:我要用电影让世界都知道日本人曾做过什么
2018-06-18 17:16 观网看片 -
《红海行动》制片人:8位演员都是替补,想找的都不来
2018-06-17 17:13 上海电影电视节 -
电影业巨头:电影业第一次危机正在到来,看空影视股
2018-06-17 17:10 上海电影电视节 -
上海电影节|耳东影业上海首个大型发布会 做华人的世界电影
2018-06-17 16:04 -
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以光影筑就全民盛宴,打响上海文化品牌
2018-06-17 09:00 上海观察 -
-
中企在美推销《三体》 对方称不相信中国能拍好
2018-06-15 09:36 中国电影
相关推荐 -
●  观察者头条  ●风闻 · 24小时最热 查看全部>>最新视频最新闻 Hot
-
请吸毒艺人站台遭抵制,NARS发声明又被批
-
又一家要“倒戈”,这次是美国最大铁钉制造商
-
哈雷“叛逃”后 特朗普破例为郭台铭站台:将出席富士康在美动土典礼
-
梦想成为中国公民的美国人:我发现中国人更善良
-
全美国都在问:她是谁?
-
这国上演近代史上最血腥大选 100多名政客被杀
-
白宫发言人被赶出餐厅后,一万多人怒了…
-
“黑公关”大战中,腾讯推新游戏“逼”你学微积分
-
美国要求所有国家11月停止进口伊朗石油 否则制裁
-
美媒:中国没必要“恢复”任何王朝,现代化也不等同西化
-
特朗普真的怒了:海外建厂将是哈雷的“末日”!
-
英国人请愿:让“特朗普宝宝”飞
-
哈雷生产线要移出本土 特朗普惊了:投降派
-
澳智库称华为是澳高官海外出行最大赞助商,外长在列
-
日本两大航空改标还玩起“小伎俩”
-
日媒找到世界杯对手“强壮的秘诀” 中国网友都说眼熟!
快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