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抛光工艺比作煎饼,别人是不粘锅,我们做不到”
目前,美国日本等国际顶级的抛光工艺已经可以满足60英寸基片原材料的精密抛光要求(属超大尺寸),他们据此掌控着超精密抛光工艺的核心技术,牢牢把握了全球市场的主动权。而事实上,把握住这项技术,也就在很大程度上掌控了电子制造业的发展。[全文]
-
中国“火车头”首次出口德国
20日,中车株机公司与德国铁路股份公司签订了20台新型混合动力“火车头”框架协议及首批4台机车订单。报道称,这是中国“火车头”首次走进“制造强国”德国。标志着中国轨道交通装备整车产品获得世界高端市场认可。[全文]
-
青藏铁路最严苛路段首次用上国产机车,此前都是美国造
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22日发布消息称,由该公司研制的HXN3型高原机车近日正式承担格拉线每日往返12对客运列车的牵引任务,标志着中国国产高原机车正式担当青藏铁路格拉线(拉萨-格尔木)旅客列车牵引任务。[全文]
-
-
-
联想成绩单:利润主要靠中国,但手机在美洲卖得好
年报显示,联想集团全年营收453亿美元,为3年来新高。不过,年净亏损1.89亿美元,差于市场预期亏损1.47亿美元。其中,第四财季净利润0.33亿美元,低于市场预期1.138亿美元。[全文]
-
中芯追赶台企为何那么辛苦?
5月21日,台湾“天下杂志”发文对大陆和台湾的半导体制造企业进行探讨。中芯是仅次于台积电、格罗方德和联电的全球第四大专业晶圆代工厂。但据数据公司IC Insights在2017年的统计,前两名占据了全球70%的市场份额。中芯虽然排名第四,但市占率只有6%。[全文]
-
核电站“神经中枢”实现中国造,不再受制于人
我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级DCS通用平台——“和睦系统”应用于阳江核电5号机组,实现了核电站“神经中枢”中国造,使得我国在这一领域不再受制于人。据《科技日报》报道,22日,我国核电站自主“神经中枢”——“和睦系统”百万千瓦级核电工程首台套应用揭牌仪式在中国广核集团(简称中广核)阳江核电站举行。这是我国核电重大技术装备制造领域的标志性事件。[全文]
-
日媒:为赶超日韩,中国面板厂抱着亏损的觉悟投资设备
用于智能手机的面板曾经一直是日韩厂商的大本营,但如今中国面板厂商的存在感正在越来越强。 5月22日,《日本经济新闻》发文称,中国的面板工厂不仅将增加产能,成品率也在提高,市场份额上中国厂商的已占到30%。更令他们担忧的是,在市场行情恶化的情况下,为了赶超日韩,中国面板企业甚至还抱着亏损的觉悟,不断进行设备投资。[全文]
-
海尔CEO张瑞敏:曾在有的国家赔上百亿 但这非常有必要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品牌发展国际论坛上表示,创立中国的“世界品牌”,关键在于两点——观念和模式。[全文]
-
-
· 中国精造 ·
-
中国企业给ARM打工才是阳光大道?眼前就有一个反例
虽然很多人一再表示自主研发、自建生态是死路一条,只有投靠ARM阵营,给洋人当马仔才是正途(如果Intel也像ARM开放授权的话,这些人恐怕会唯X86是从)。但从ASR转型物联网,以及全志、瑞芯微、新岸线等公司的发展情况看,给ARM当马仔的道路并非一些人想象的那样是一片坦途。[全文]
-
把中国极限制造带入世界一流的国之重器
工信部组织专家组在天津赛瑞对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牵头承担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CKX53280超重型数控单柱移动立式铣车床进行了验收。这标志着在经过近五年的实际生产考核之后,研制圆满成功;同时这也标志着我国的极限制造设备迈入了世界一流行列。[全文]
-